“有为教育”的传统因子与精神内核(唐文武)

2013-09-06 17:07 阅读(?)评论(0)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从中可看出,教育应该培养人的精神与社会责任感。“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是从发展人,帮助人的角度诠释教育的元素与核心价值。

本着对传统教育的深刻理解,对当代教育的理性反思,2008年底,石门实验中学发扬南海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传承历史、弘扬石中人“科学、协作、拼搏”精神的基础上,把传统文化、时代文化、地域文化作为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开始“有为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构建出“有为教育” 理念框架。

以“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有为,少年有为,则中国有为”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开展有为教育,培养有为少年”的学校发展目标,以“坚信每一位学生有为,让每一位学生有为;坚信每一位教师有为,让每一位教师有为”为宗旨。

对于“有为教育”第一个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就是何谓“有为”?

对于一个从事教育多年的工作者来说,有为?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有作为。

翻阅经典,有作为的理解非常普遍。《·系辞上》:是以君子将有为也。” 苏轼《学士院试孔子先进论》:君子之欲有为於天下,莫重乎其始进也。” 明都穆 《都公谭纂》卷上:公为人刚介有为,既下车,即以兴利除害为己任。东周列国志》第五回:桓公生性懦弱,石碏知其不能有为,告老在家,不与朝政。” 老舍《四世同堂》三七:他羡慕东阳与瑞丰的官运,同时也羡慕他们的年轻有为。” 

如果再现代一点理解“有为”,“为”即作为、成绩。有为一般是用来形容人们通过努力,具备良好的素质,发挥自身的才能,达到有所作为的结果。教育培养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绩,这是当今教育普遍的社会目标与现实考量。通过学校的教育,学生取得考试的成功,取得各种竞赛的冠军,获得令人羡慕的工作。教育帮助学生赢得鲜花与掌声,获得荣耀与尊重,取得功利与财富。能做到这一点,教育人或许可以自豪地宣布,我们的教育成功了。

帮助学生取得成绩,教育当然可以说是成功的,但如果从深层次思考,教育仅仅只是帮助学生取得阶段性的现实的功利成绩,这还远远不够,或者说这样的教育是不够深刻的,也与教育的传统精神与现代价值相违背。

有作为,有成绩,是有为教育的自然结果,也是有为教育的外在显现。外显的东西很容易看到,也比较容易实现,只要通过系统的训练与科学的方法。但我们今天是想从深层次挖掘有为教育的内涵,从传统元素的角度观照教育的内核,从现代精神的理性思考教育的价值。

“有为”,完整的表述应是刚健有为,《易传》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作了概括的经典性的表述。《彖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认为天人皆有共同的特性,天体运行,健动不止,生生不已。人的活动乃是效法于天,故应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坚忍不拔。这是从天道的角度来要求人的行为。这是里阐明了效法天行之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思想。《易传》还说:“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顺乎人。”认为天人皆有“刚健而文明”的特性,它把刚健当作一种最重要的品质,同时又要求刚健而文明,刚健而中正,即刚健而不过刚,不妄行,不走极端,能够坚持原则,以“中正”的态度来立身行事。

先秦诸子百家对刚健有为有着精彩的解释。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方面。先秦诸子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强调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品质,其逻辑前提是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和对人自身力量的信心。“刚”的品德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首要体现。孟子也赞赏“刚”的品德,突出表现在他所推重的“不动心之道”-“不肤桡,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子对刚毅秉性的推重也是由于他将刚毅视为欲有所作为者修养的一个部分。墨子是当时下层民众在政治上的代言人。墨子及其门徒对自己的政治主张身体力行,也强调刚毅的品质,甚至提出“杀己以存天下”。

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刚健有为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儒学中,特别强调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把刚健有为,勇毅力行作为处理天人关系与各种人际关系,作为道德实践与理想追求的总原则,要人们为理想(社会理想、道德理想、人格理想)积极追求与奋斗。孔子十分重视刚健有为的思想,十分重视“刚”的品质。他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刚毅指坚定性。他高度肯定临大节而不夺的品质,认为是刚毅的表现,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也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为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他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阳货》)

传统诸子百家解读有为更多的是重视精神层面,中华民族精神中,坚持人格独立是刚健自强品质的一种重要体现。孔子强调“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的人格操守,成为中华民族崇尚气节传统的一大根源。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一种不断进取、持之以恒的动态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也强调勇毅力行的意志性与实践性。孔子以“知、仁、勇”为三达德,仁是核心,知而知仁,勇而行仁,强调不仅要培养道德意识,更要将道德意识付诸行动。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有为是有品,即有节操,有责任;有为也指有魂,即有积极进取的心,有毅力。而我们开展的有为教育,“健体、敦品、尚礼、励学”四个方面的内容无不与此相契合。

近代中国,梁启超先生对“有为”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国之兴衰全系在国之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任公所说归结为一点,欲使国为少年,则要国之少年智、独立、自由,而后有国富民强,继而雄于地球。绝不能培养一批三岁之翁。若要培养智、独立、自由的中国少年最关紧要全赖中国的教育。

    何为智,我们之浅见。智,不单指智力、聪明、有才能,还应该包括辨识事物,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能够在认识事物时去伪存真、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何为独立,即能用自己的眼光看待所视之物并有自己的见解,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其中包含信仰的内容,对自己的思想信仰完全地负责任,眼睛、耳朵都长在自己的身上,有独立的人格,尊重自己并尊重别人的人格。这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价值是一脉相承的。

教育,只有扎根传统,汲取经典文化的营养,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同时,教育,也要呼吸现代气息,吸收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元素,才能茂盛长青。从本质上讲,有为的传统精华与现代精神是一致的,而且,正因为“有为”的传统因子,强大的生命力,融合现代元素,丰富教育的现代精神。

我们以为,“有为”随着时代在进步,内涵在丰富,精神在发展,有为教育的现代精神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现代意识,它的精神内核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积极进取(有追求)

教育是一项塑造灵魂的工程,或者称之为负有心灵雕刻的使命。“有为”在现代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它要求人们处世,既应像“天”一样,自我们追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治学之道,也是强盛之道。《中庸》上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即是主张积极刻苦学习的经典概括。在历史上曾对中国人民产生了强烈的激励作用。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不断进取。《史记·太史公自序》曰: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著《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奋所作也。反映了古之大丈夫越是遭受挫折、越是奋起抗争的精神状态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压力愈大,动力愈强,成果愈丰。 ­

荀子的《劝学》,更是劝人治学的名篇,它告诉我们们学习要善于借助外部条件,要善于积累,要坚持不懈和用心专一。像人们熟知的我们国数学家陈景润靠着自己的顽强和执着,终于在艰深的数学王国里占有了一席之地;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靠着顽强的毅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取得了一个健全人都难以取得的成绩。建国初期的大庆“铁人精神”,以及近几年涌现的“抗洪精神”、“抗震精神”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品质,那就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髓,即是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天体运行,生生不息,人的活动应该效法天,所以应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思想,鼓励着人们在险恶的环境中越是受挫折,越是要有奋起抗争的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要为崇高的理想、正义的事业尽心竭力地奋斗。

有为教育的“有为”通过系列的有为活动,比如阳光体育、有为讲坛、定向越野、与经典同行,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追求、有抱负的新一代青春阳光积极向上的有为少年。

二是勇于担当(有担当)

有为教育教育学生要有担当道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不同领域都有高度体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胸怀;文天祥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概;岳飞的“精忠报国”志向等,都体现了中国古代仁人志士为国分忧、忧国忧民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历史上很多正直的文学家以忧国忧民、刚健自强的精神成为后代的精神典范。如屈原“忠而被谤,信而见疑”,但在悲愤中仍然心系国事,虽“九死而犹未悔”。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忧”一“乐”,两字关情。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都将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不断进行阐释。到了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作家,这种情感被有代表性地表述为:“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们与我们血荐轩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誓言成为一种自然的历史承传。

当今社会虽然极具多元,价值多元,人生多元,非常强调自我发展,个性张扬。但吾以为,中国教育还比较欠缺使命感的教育,有为教育的有为非常强调培养的责任意识,民族使命感。为此,学校有“周日感恩电影系列”、学生的自主管理活动、校内校外义工组织,有为寻踪(追寻历史名人脚步),英语推广大使,通过一系列的自治自理的社团组织活动,伟人名人故事汇报活动,在活动人育人,在经典中育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三是海纳百川(有胸怀)

“刚健有为”的传统思想除勉励人们自强不息外,另一个意思就是倡导“厚德载物”

天赋是和谦逊紧密相连的,真正的智者都是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人。在全球化背景下,要培养有为学子,必定要走国际化的道路,了解外国文化,面向世界。为全球化时代,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尤其需要培养学生跨国工作的能力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语言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决策能力等。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应当培养学生的听知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综合能力、判断能力和灵活性。这就需要我们们的学生具有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心态。

加强中外学生国际交流是当代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增强国际责任意识、提升区域和世界领导力的重要实现路径。要结合当今世界热点问题和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中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以模拟联合国、视像中国辩论赛等国际学生活动为抓手,探索实施优秀学生赴美国、英国、新加城游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国际机器人竞赛、国际气候大使、等领域,不断拓宽当代学生关于全球治理的实践路径。

有为教育实施中,我们非常强调学生应把个人理想融合于国家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正确把握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实践中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努力探索育人创新模式,让中国学生认识世界,让世界聚焦中国学生,使中国学生立足国情,放眼世界。

有为教育的“有为”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又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既是民族的,也能走向世界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这是传统知识分子教育国民的理想情怀。传承至今,结合时代的需要,我们赋予它现代精神内核:有追求、有担当、有胸怀。“有为”虽然注重学生有所作为的外在成果显现,基于育人成才的规律,我们更强调“有为”是一种精神,一种教育追求的理想状态。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